12月16日,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,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布會上表示,高鐵主要服務于區際出行,新建高鐵時速一般在250公里及以上;地鐵主要服務于中心城區的通勤出行,時速一般在80至100公里。目前,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干線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初具規模,截至2019年底,三大區域干線鐵路營業里程約2.4萬公里,路網密度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.6倍;城市軌道交通營業里程近3400公里,占全國的61.2%。但相比較而言,市域(郊)等鐵路發展還比較滯后,一定程度上影響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效率。
關于錯位發展問題,孟瑋表示,關鍵是要準確把握好城際和市域(郊)鐵路定位和路網功能,在建設中把握好兩個方面:
在規劃設計上,重點是加強統籌謀 城市間經常性、大容量客運需求,線路走向和站點設置要突出對沿線重要經濟據點、人口較多城鎮的覆蓋,建設中技術標準要避免"兩頭化"現象。一方面,避免把城際鐵路建成高鐵。城際鐵路設計速度宜為160-200公里/小時,如果按時速350公里標準建設,將使城際鐵路承擔干線通道功能,難以滿足對沿線重要節點的更好覆蓋。另一方面,避免把城際鐵路建成地鐵。城際鐵路穿越城區路段如果大量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和較小站間距,既大幅增加工程造價,又降低運行效率,難以滿足城際快速出行需求。